这“一件事”,又有重要部署
2025-08-06 06:42:45 来源:廉政法治头闻网

半月谈记者 孙文豪

“异地就医可以直接结算报销了!”“二手房交易不用再去大厅了!”“领结婚证不用再带户口本了!”在一个个“奔走相告”的新闻标题背后,是各地各部门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成果的鲜明体现。

7月8日,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健全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》(下称《意见》)对外发布。时隔约一年半,国家再次对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作出部署,有何新意和深意?

整合成群众眼中的“一件事”

1分钟完成子女入学申请、“0跑动”完成异地就医费用报销、“一杯咖啡”的时间完成企业开办手续……在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助力下,企业和群众的“折腾感”少了,满意度高了。

2024年1月,国办印发政策文件,要求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,提升行政效能,推动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。相关政策提出,要围绕经营主体和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,按照高频、面广、问题多的标准,分批推出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重点事项。

CpAAP2iQaSOARvruAAHcmfBdeZA977.jpg

宁夏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企业服务大厅 杨植森 摄

2025年7月,国办《意见》出台后,紧接着公布了2025年度第二批重点事项清单。据了解,这是在现有三批事项落地基础上,结合企业群众需求和各地创新探索情况,研究确定的9个企业和群众有迫切需求、地方有一定工作基础的事项,包括员工录用、企业融资服务、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帮扶、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等。

“‘高效办成一件事’要从最关键的问题抓起、最基础的环节做起、最明显的短板补起、老百姓‘最怨最烦’的难事干起。”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孟庆国认为,这有利于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,也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。

以往“最多跑一次”多数情况可能只涉及单个行业主管部门,而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,是将多个部门相关联的“单项事”,整合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“一件事”。“原计划一周多跑完市场监管、公安、税务、人社、公积金、银行等部门,没想到10分钟就办完了。”上海一家企业负责人在办理企业名称变更后的“没想到”,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和群众的共同心声。

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,到政府窗口办事,如果无法按要求提供准确信息和材料,往往很难成功办理。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带来的一项改革启示即是,一个政府部门需要办事人提供的关键信息,可能就保存在其他部门。推进各地各部门信息整合、系统互通、标准统一、业务协同,就可以缩短办事流程,节约办事成本,让企业群众“不折腾”。

让“不折腾”成为办事常态

6月27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,部署健全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。结合《意见》内容,此次改革部署为何重点强调“常态化推进”“常态化实施”?

孟庆国认为,政务服务创新要从过去的“分散式改革”转向“系统性重构”,建立常态化推进机制是核心所在。“要在流程上打破条块分割,实现‘一件事’主题集成服务。”

业内专家认为,以往不同部门的系统和数据,往往格式、定义等不一致,成为数据共享的“拦路虎”。除了存在数据壁垒之外,目前部分地方部门还存在办事信息对外公开不全面、线上线下不一致、部分关键信息维护更新不到位等情况。在一些地方,部门间互为前置、循环证明等现象仍然存在,适应“一件事”办理需求的跨部门、整体性的工作局面还没有完全打开。

要推动重点事项常态化实施,《意见》从优化重点事项业务流程、统筹线上办事系统建设、提升线下办事服务能力、加大政务数据共享力度等方面作出系列部署——

统一事项名称、受理条件等,推进跨部门关联事项集成办理,进一步减环节、减材料、减时限、减费用;支持省市县共用政务服务平台,避免重复建设;通过预约分流、错峰服务、潮汐窗口等方式动态调配服务资源,避免窗口过多过杂、忙闲不均;全面落实首问负责、一次性告知、限时办结等制度,做好系统突发故障应急处置和人工兜底服务等工作……

多地提出,常态化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,不仅要能办事、办成事,也要办得好、办得快,要让企业和群众的办事体验像“网络购物”一样方便快捷,让政府服务像“贴身管家”一样精准高效。

从办成“一件事”到办好“一类事”

《意见》提出,要探索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向“高效办成一类事”拓展,开展特定人群、产业链发展等“一类事”集成服务。

从“一件事”迭代到“一类事”,对于群众诉求的感知和分析尤为重要。2024年,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,有群众反映提取公积金时线上线下标准依据不一样。完善相关问题后,政府部门没有止于个案修补,而是启动围绕33个公积金事项的效能提升专项行动,着力通过解决一个诉求,带动破解一类问题、优化一类服务。

“每个诉求都是‘一个漏洞探测器’,也是下一步改革的起点。”浙江省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认为,将“一件事”迭代为“一类事”,可以让事项更集成、办事更高效。

2025年度第二批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重点事项清单中,包括“企业融资服务(以制造业企业为例)”等集成度高的重点事项;在地方实践中,不少地方探索与银行、通信运营商、产业园区合作,建立“政务中心+街道+政务服务便利站”的“15分钟办事圈”。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探索,都体现出政务服务从办成“一件事”到解决“一类事”的改革趋势。

可以想见,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政务服务事项纳入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“高效办成一类事”体系。改革趋势不仅体现出政府职能的变化,也体现出政府和办事群众的角色转化——群众不再只是“信息提供者”,更是“服务接受者”,政府部门不再只是“材料审批者”,更是“服务整合者”。要不断反思检验行政流程的可优化点,主动寻找提升群众办事便利性的方式方法,让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成为整个社会效率提升的动力引擎。


综合要闻

热门新闻

版权声明 | 组织机构 | 联系我们 | 关于我们 | 人员查询
主管单位:中国纪检廉政观察调研部  管理单位:北京今日头闻传媒中心心
Copyright@2024 北京今日头闻传媒中心
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京)字第29831号
工信部京ICP备2024086589号-2  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969
投稿邮箱:jinritw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