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回大地,气温回升,正是鱼苗繁育的好时节。连日来,在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城南街道先锋村,淮安市渔鱼鱼水产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渔鱼鱼公司)的鱼苗繁育基地一片繁忙景象,一排排直径15米的圆形产卵池和环道孵化池有序排列,增氧机不停输送氧气,工作人员正忙着将鱼卵孵化成鱼苗,为新一年的水产养殖做好准备。


“公司基地位于洪泽湖下游约30公里处,主要繁育青鱼、草鱼、花白鲢等,以及鲤鱼、鳜鱼、鲈鱼等特殊品种的鱼苗。”该公司总经理武凯峰介绍,今年鱼苗销售行情整体看好,目前在池孵化的鱼苗约6亿尾,其中福安鲤、福瑞鲤的3亿尾种苗已被山东、连云港等地客户预订,斑点叉尾鮰的种苗同样供不应求,订单量同比增长30%以上。依托现代化鱼苗孵化设施及科学管理,该基地繁育的鱼苗不仅生长速度快、成活率达90%以上,而且品质更好,肉质更加鲜美,深受市场欢迎。

催产、挤卵、人工繁育、布卵……走进公司育苗室,养殖工人们身穿防水服,将挑选好的种鱼用毛巾包裹好,随后用按摩和挤压的方式帮助种鱼排卵,手法娴熟,十几秒钟就完成一条鱼的取卵工作。来自淮阴师范学院的5名实习生在公司技术人员的带领下,将取出的鱼卵进行人工授精,并在2分钟内将其均匀铺放在粘卵板上,随后移至孵化池孵化。


“每天都很充实,很多技术在书本上学不到,比如配置催产针的时候,比例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。”淮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研二学生胡梦说,在布卵环节,他们要按照黏性卵和浮性卵分别安置在不同的孵化池内,从受精卵到可以出货的水花苗需6天左右的孵化期,一个孵化池一个批次就可以孵化近5000万尾鱼苗。

在宽敞明亮的鱼苗育种实验室,上海海洋大学的水产育种技术人员左手拿着显微注射针,右手拿着移液器,正忙着“穿针引线”将基因编辑试剂注射到鲫鱼胚胎中。“去年,我们和上海海洋大学达成深度产学研合作,联合开展无肌间刺鲫鱼遗传稳定繁育工作,对鲫鱼的受精卵实施基因编辑技术,旨在改变鲫鱼多刺的生理性状。”武凯峰说道。

为科学繁育鱼苗、提高鱼苗销量,近年来,渔鱼鱼公司不断加强与高校、科研院所的合作,先后建成“农家小院(筹)”“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”“团头鲂浦江2号淮安繁育基地”等,通过联合研发、优良品种繁育、健康养殖模式示范等,使鱼苗繁育有了长期稳定的技术支撑。得益于先进的设备和鱼苗繁育技术,该公司同规格的鱼苗比苏北地区的其他渔场早上市20天以上。

每到3月中旬至6月的鱼苗采购季,渔鱼鱼公司各苗场客商云集,装载鱼苗的车辆络绎不绝,带动了周边村民40余人就业。“一个月能挣四千块钱左右,还能照应家里,各方面都挺好的。”武墩街道武墩村村民李桂芳笑着说。
鱼儿离不开水,水质尤其重要,先锋村紧靠淮安市饮用水源保护地二河,优质的水资源和无污染的水面可以繁育出活力好、规格整齐、体质健壮的鱼苗。如今,渔鱼鱼公司孵化的鱼苗产品覆盖本省市场,并远销安徽、山东、四川等地区,成为淮安最大的鱼苗繁育基地,年综合生产能力达100多亿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