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田间试验效果如何?对杨梅品质提升有没有量化的数据?”近日,在漳州龙海杨梅科技小院的种植基地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谢联辉教授及其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,实地察看了大棚杨梅种植设施建设和管理模式,与福建农林大学的研究生们面对面交流,针对当前杨梅种植中存在的问题,现场“开方抓药”,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。“科研成果要走出实验室,多和农户沟通,用事实说话,才能真正助力产业发展。”座谈会上,谢联辉教授感慨地表示。交流中,大家围绕品种改良、品质提升、加强产学研合作、科技创新投入等方面畅所欲言,共同为杨梅产业发展“把脉问诊”,助力“浮宫杨梅”做大做优做强。

谢联辉教授实地查看大棚杨梅种植设施建设和管理模式
近年来,龙海区锚定抓党建、促引领的工作方向,大力推行“科技小院”模式,构建“产学研”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。浮宫镇积极响应号召,依托得天独厚的杨梅产业优势,推动龙海杨梅科技小院在融合辐射、人才引育、创新发展等方面多点发力,以“小”院助推杨梅发展“大”跨越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。
秉持“不求常在、但求常来”的柔性引才理念,龙海杨梅科技小院积极组建党员专家服务团队,先后柔性引进全国劳动模范颜丽菊研究员、浙江省农科院任海英研究员等9名行业专家及8名科技人员,围绕技术咨询、培训指导等方面,为种植户提供全方位服务,成为推动杨梅产业发展的“智囊团”。
作为“新农人”人才培育示范基地,小院专家团队依托“理论 + 实践”的教学模式,开展科技志愿服务,累计进行50余次杨梅种植现场指导,举办8场次技术培训讲座,培养了50余名本土技术骨干,成功攻克土壤改良、病虫害防治等12项关键技术难题。如今,一批批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在浮宫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,为特色农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目前,龙海浮宫镇杨梅种植面积达2.5万亩,年产量约3万吨,产值超5亿元,“浮宫杨梅”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特色农产品品牌。“下一步,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人才工作,依托科技小院,持续拓宽人才引育渠道,推动人才链、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,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杨梅产业高质量发展,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。”浮宫镇党委组织委员吴君林表示。